汉中市将举办丰富多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5日 来源:汉中政府网

日前获悉,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汉中市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6月8日,市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将在拜将坛博物馆举行。

今年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围绕这个主题,汉中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系列宣传展示活动,深入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推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俗展演、展览、讲座及非遗知识宣传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组织市博物馆、群艺馆和部分非遗传承单位,在拜将坛博物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文物保护工程成果展及文物保护典型事例推介,国家级非遗汉调桄桄杖头木偶、省级非遗洋县皮影戏展演等活动。

近年来,汉中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张骞墓、汉中三堰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非遗保护工作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0余个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项目名录,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显著提高,非遗保护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非遗项目简介:

洋县杖头木偶是以汉调桄桄和秦腔为唱腔、以杖头木偶进行表演的地方剧种。它萌芽于元末明初,流行于明代末年。该剧种为梆子戏,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咏白念唱的发音均为洋县方言。其曲牌现存120余首、剧目651个、脸谱100余幅。

洋县皮影是陕西省地方碗碗腔灯影戏之一,主要分布于洋县城乡。由陕西关中传入,清代乾隆元年(1763)形成,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其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它的语音完全为洋县地方语音,未受任何外来文化的浸淫,其唱腔呈现出汉水文化独有的特点,和陕西其它地域的影戏相比,它的表演则更显得灵活自如,惟妙惟肖。洋县皮影的音调、板式结构,不雷同任何一种民间戏曲。